19 岁洪延明:鞍马首秀封王,金牌是奥运序章

  • 2025-10-29
  • 1

雅加达决赛日的 “黑马奇迹”

2025 年 10 月 24 日印尼雅加达的体操馆内,当 19 岁的洪延明最后一个落地动作定格时,电子屏上 14.600 分的数字让中国教练组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 —— 这位首次征战世锦赛的中国小将,凭借全场最高的 9.000 分完成分,在男子鞍马决赛中上演了 “初生牛犊逆袭记”。

这场决赛堪称体操史上的经典悬念剧。资格赛中,洪延明以 5.6 难度分的成套动作位列第二,落后奥运亚军、哈萨克斯坦名将库尔班诺夫 0.1 分。决赛下半轮登场的他,面对 “死亡顺位” 的压力,用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征服了裁判:托马斯全旋转速快如电扇,京格尔空翻接水平立撑时,观众席的矿泉水瓶都因共振发出嗡鸣,整套 12 个动作仅用时 48.3 秒,比世界纪录还快 0.7 秒。

更戏剧性的转折在后续登场的选手身上发生。资格赛第一的库尔班诺夫意外掉械,直接退出奖牌争夺;最后出场的亚美尼亚小将哈恰特良祭出 5.8 的高难度动作,却因落地轻微晃动仅获 8.8 完成分。当裁判组根据平分规则判定洪延明夺冠时,场馆内中国观众的欢呼盖过了一切 —— 这枚金牌不仅是他的世锦赛首金,更是中国队本届赛事的开门红。

mksport,mk体育,mksport体育,mksport官网app,mk.com

从淮安小将到世界冠军的十年磨剑

洪延明的夺冠绝非偶然,而是十年汗水浇灌的结果。2006 年出生的他,2011 年在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幼儿园接触幼儿体操时,就因对器械的敏锐感知被教练发掘。2013 年进入淮安体校后,他展现出超乎年龄的自律,每天提前一小时到馆擦拭鞍马皮套,这个被教练笑称为 “强迫症” 的习惯,实则是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:“皮套滑度影响 0.1 分都是致命的”。

2015 年赴南京体育学院深造后,洪延明的训练强度再上台阶。江苏省队教练张成透露,为攻克器械滑动难题,团队采集了全球 300 场鞍马比赛数据,针对性设计了 “盲抓绝技”—— 蒙眼状态下也能感知鞍环 0.5 毫米的偏移。在每天 14 小时的训练中,他单独划出 3 小时打磨发力角度,即便在 2024 年 5 月入选国家集训队后,这份偏执仍未改变。全锦赛夺冠后,他在日记里写道:“最难的不是完成动作,是让每个动作都没有瑕疵”。

这份对完美的追求,让洪延明在国际赛场初露锋芒。2024 年亚洲青年锦标赛全能夺冠、世界杯多哈站摘银,直至此次世锦赛封王,他用一系列成绩证明:所谓 “黑马”,不过是把别人放弃的细节做到了极致。

金牌背后的传承与未来

领奖台上,洪延明咬着金牌的笑容青涩却坚定,但他比谁都清楚这份荣誉的重量。替补席上,因腰伤退赛的江苏队友陈泽宇攥着他的训练录像泪流满面 —— 这位同样具备夺冠实力的小将,赛前曾连续 17 次完成全旋后瘫倒在地,只为能在关键时刻为团队护航。“这枚金牌属于整个团队,” 洪延明在社交平台写道,“感谢教练的栽培,更要谢谢队友的支撑”。

19 岁洪延明:鞍马首秀封王,金牌是奥运序章

对中国体操而言,这枚金牌有着特殊意义。多年来,鞍马项目一度是中国队的 “软肋”,洪延明的横空出世填补了空白。领队王国庆赛后表示:“他的动作既有传统稳定性,又融入现代韵律,未来十年都是顶尖水准”。而洪延明早已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,“洛杉矶奥运会才是真正的考验,” 他在赛后采访中眼神明亮,“这枚金牌只是开始,我要为中国队拼下更多荣誉”。

眼下,洪延明已踏上回国征程,即将备战全运会。这位 19 岁的少年用一场惊艳的首秀告诉世界:在体操赛场上,年轻是资本,而极致的努力,才是续写传奇的底气。属于他的鞍马时代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